諾貝爾獎

 

最近新聞報道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者是港產科學家高錕教授,為本港科界帶來了鼓舞;另一方面,本屆和平獎則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奪得,令很多人都感到難以置信。究竟諾貝爾獎是什麼?有多少華人學者曾獲得此獎項?本文將會為你們逐一介紹。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所設立的獎項。諾貝爾是炸藥的發明者,因此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他對自己的發明被用於破壞感到震驚。他於18951127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立下遺囑,用其遺產中的3100萬瑞典克朗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頒發獎項給在前一年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以表彰那些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或做出傑出研究、發明以及實驗的人士。

 

諾貝爾獎牌的一面

 

 

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在1901年創立了。諾貝爾在遺囑中把獎金分為5份,分別獎給在物理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在生理學或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和為國與國之間的、廢除使用武力作出貢獻的人。後來到了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並非諾貝爾原本的意願),令諾貝爾獎共有六個不同範疇的獎項。

 

 

 

各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人數統計

1  美國 75

2  英國 20

3  德國 19

4  法國 12

5  荷蘭 8

各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人數統計

1  美國 48

2  德國 29

3  英國 24

4  法國 6

5  瑞士 5

各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人數統計

1  法國 13

2  美國 10

3  英國 9

4  德國 7

5  瑞典 6

 

諾貝爾獎的提名和產生程序如下:每一年的9月,諾貝爾委員會會向合資格提名的人發出邀請提名的信件,次年2月便會截止提名。在23月期間委員會便會篩選出一份小名單,而委員會顧問會在38月間選出得獎者,到每年的10月便會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所有諾貝爾獎得主會於12月得到獎金。諾貝爾獎的獎金豐厚,在同一年裡,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者均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而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經過百多年的歷史,諾貝爾獎可以說是全球最高榮譽的獎項之

 

第一批奪諾貝爾獎的華人是中國科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他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憑量子力學中的「宇稱不守恆」定律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愈來愈多華裔的科學家奪得諾貝爾獎,包括物理學獎的高錕、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化學獎的李遠哲,還有文學獎的高行健。楊振寧在高錕獲獎後指出,高錕獲獎反映諾貝爾獎的評審委員會愈來愈重視應用科學,他相信在未來二十年,中國本土包括港澳地區,會再有人獲頒諾貝爾獎。文學獎方面,其實現代文學家魯迅也曾獲諾貝爾獎的提名,其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是新文學的奠基之作,後期創作的雜文更似匕首,如同投槍,激濁揚清,革新鼎故,一直影響至今。在一九二七年春,來自諾貝爾故鄉的探測學家斯文.定到中國考察,他在上海了解到魯迅的文學成就及其在中國文壇上的影響。這位愛好文學的瑞典人,就與中國語言學家劉半農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後來,劉半農便託臺靜農去信徵詢魯迅的意見,然而,魯迅卻婉言謝絕了。有評論認為他的拒絕是因為政治因素;也有評論指出魯迅認為諾貝爾文學獎是高水準的獎項,如果在沒有競爭實力的時候僥倖得到它,名實不符,那麼就非常不利於中國文學的健康發展,反而會掩蓋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結果魯迅到離的一天都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而諾貝爾獎也不會頒發給已去世的人。

 

百多年來,只有四位科學家曾奪兩次諾貝爾獎,包括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1903物理,1911化學)、美國科學家鮑林(1954化學,1962和平)、美國科學家巴丁(1952物理,1976物理)、英國科學家桑格(1958化學,1980化學)。而著名科學家愛恩斯坦只憑他的「光電效應」獲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劃時代舉世震驚的「相對論」竟無緣獲獎,是其中一個最為爭議的地方。不少科學家指出愛恩斯坦於1905年所發表的三篇論文(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布朗運動),已足夠他奪三次諾貝爾獎,這還不包括他在1917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

 

 

參考資料:

http://www2.twghscgms.edu.hk/subjects/chem/nobel.ht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AF%BA%E8%B4%9D%E5%B0%94%E5%A5%96&variant=zh-tw

香港新聞網,2009107

大公報,200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