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遊戲節目:類型與神話

 

以下的電視遊戲節目,你看過沒有?哪個最深刻?

15/16

味分高下

五覺大戰

小兒科

獎門人

逐格鬥

殘酷

掌故王

耳分高下

奇百趣

大咕窿

正識第一

亮相

登登登對

美女廚房


 

    雖然香港電視工業發展已有三十多年,但偏偏沒有出現過具原創性和影響力的電視遊戲節目。直到2001年亞視引進番邦《百萬富翁》,全城哄動,才有專家開始嘖嘖稱奇:「何解香港沒有電視遊戲節目?」

 

源於美國的電視遊戲節目

    首先,我們要明白遊戲節目與一個地區的文化和族群性格息息相關。

    遊戲節目是五十年代初在美國電視界首創,亦傳到世界其他電視區域,但接納程度各異,例如共產主義國家初時對待電視非常嚴肅,認為是黨的教化工具,不容許玩樂的遊戲節目出現,而中東國家卻又相當保守,電視不苟言笑,哪裡可以容納遊戲節目?至於日本民族集體性強,表演和玩樂情緒時刻都高漲,令到電視上的遊戲節目大行其道,甚受歡迎,而廣告商亦樂於贊助,結果電視台日玩夜玩,竟連美國業界的創始者亦望塵莫及,相形見絀了。

    那麼,香港又怎樣?

    香港人好勝心理甚強,更最怕當眾失敗。對得失看得太重,又怎可能在電視上玩得狂放?要知道遊戲節目就只是遊戲,玩得這樣拘謹,就不如不玩好了。既然拘謹,既然放不開,電視節目所提供的禮物和獎金就變成參加者的衡量對象了。

    二零零一年夏天,ATV引進《百萬富翁》令香港掀起了電視問答遊戲節目熱潮,而且是史無前例的瘋狂。熱潮來得快,消失得也快,當然是因兩台以同類型難題對撼,將節目做到濫做到厭,提早把它殺死,這是香港電視惡性競爭的必然惡果。另外,香港電視的黃金時段仍然無法擺脫劇集的魔咒:遊戲節目欠缺追看性,很難堅守陣地;而且程式操作千篇一律,晚如是,新鮮很易變陳舊,壽命注定不長。

 

電視遊戲節目的特點

    「電視遊戲節目:大眾(觀眾)作為表演者。」,這是Bill Lewis在《電視神話》(Television Mythologies)一書裡所提出的理論。

    電視一向強調所謂「媒體的專業性」,台前幕後皆專業製作和演出,不容非專業者參與。但電視遊戲節目則開闢新天地,讓一般市民大眾參與演出,這是非專業者(Non-Professional)或非專業演員(Non-Expert Performer),入侵一個專業媒體(Professional Medium)的開始。

    電視遊戲節目令到參賽者,一個普通人,成為被觀看被凝視的對象,他/她甚而成為節目中的主角,尤其多次勝出的台柱人物更能獲得觀眾擁戴和支持,當最後勝利,獲得大獎時更能短暫地晉身為明星-雖然這突然而來的「星光」很快就消失,畢竟仍是很多平凡人所渴求的夢想。

    遊戲節目也是觀眾集體參與得最多和頻密的節目,例如《百萬富翁》有「觀眾錦囊」的環節-集眾人智慧替參賽者找出正確答案,遠超過旁觀者的被動性,亦令節目生色不少。

    當然,參賽者亦應該是最佳觀眾,他需要非常留意節目的播映、遊戲的每一個細節、每一項規則,做好準備,然後參加競賽。所以,遊戲節目的參賽者既是觀眾,也是表演者,二合為一。

    因為參賽者=觀眾=普通人=英雄,電視遊戲節目也就更能引起觀眾好感,使觀眾看得更投入,為參賽者的成敗得失而憂慮,這造成了有「台柱制度」的遊戲節目甚具追看性。

 

電視遊戲節目的分類

    半世紀的電視遊戲節目,可說設計費盡心思,種類繁多,規模不一,如果歸納一些共通點和節目元素,大約可以列入幾個類型範疇之內:

1.    貪婪Greed Show

    以巨獎吸引觀眾參加,強調過關斬將,經常設「台柱制度」,製造長勝將軍,令觀眾追看,非到最後一集不知誰者勝出。

    既然送出巨獎,遊戲有一定的難度,例如題目深奧刁鑽或經過艱苦的歷險。

    巨獎可以誘發人的貪婪慾念,參賽者為求勝出不擇手段,極力表現自己的同時又要擊倒對手,是人性醜惡大披露。

    運氣元素亦是節目所強調的重點,縱使你有豐富的知識和艱苦奮鬥的能耐,但也會一時大意,抉擇錯誤,令勝利變成失敗,而人的貪婪心理又往往左右了選擇行為。常見的例子,遊戲節目主持人在關鍵時刻,總會使用「要獎金?抑或要獎品?」伎倆,就是捉弄我們的貪婪心理。

 

「要獎金抑或要獎品?」這是六、七十年代亞視電視遊戲節目「花王俱樂部」的經典對白。

 

2.    難題Hard Quiz Show

    遊戲節目很多離不開問答題,因為以此取決勝負最容易,答錯問題便被淘汰,一兩分鐘可判高下。

    問題可測驗個人的知識,可暴露個人如何愚昧、如何不學無術,讓觀眾取笑劣者,推崇優者。

    英美電視的遊戲節目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已鑽入了牛角尖,認為再問一些普通常識的題目已失去難度和挑戰性,於是把問題出得深不可測,卻把獎金提得很高,「巨獎之下必有智者」(表者當然首推《百萬富翁》)。遊戲節目就變成了知識界精英分子逐鹿之地。

 

3.    競技Race Show

    不著重知識性,亦非常識問答型節目,屬參賽者個人(或集體)的技術、手藝或體能上的比試,例如在若干分鐘內鬥快喝啤酒、搬運雞蛋,又例如集多人之力在地上拔河等。因為重視動作和技術性表演,令畫面豐富,甚具感官刺激,觀眾相當樂於接受。

    於是,那些廚藝、歌藝大比拼全都登場了,總之行行出狀元,各有頭。甚至賭博技術也都大派用場,在遊戲節目中有賭「廿一點」者,有「買大細」者,電視機成為迷你賭場了。連我們中國人的「國技-搓麻雀」亦曾成為遊戲節目-八十年代初亞視推出的》。

 

《美女廚房》是無線電視一個烹飪遊戲節目。

 

4.    玩樂Fun Show

    純為玩耍取樂而設計的遊戲節目,沒有競技的生死相,沒有難題的艱澀鬥智,不重視成敗得失,亦無巨獎頒發。日本電視創造出大量玩樂,因日本民族愛嬉戲,更不介意眾目睽睽之下玩得忘形。

    日本的玩樂甚有特色,包括:

A)   集團-幾十人合作參與演出的玩樂,例如廿人三足競走比賽、互相合作扮比賽。

B)    偷窺整蠱騷-日本社會學家曾稱日本電視為「偷窺電視」,節目經常出現形形式的偷窺,還設計種種整人的方法,再用偷窺鏡頭拍攝無辜者誤墮圈套的尷尬情形,看得觀眾嘻哈大笑。日式整蠱騷影響了九十年代的台灣電視,例如《台灣紅不讓》就以五花八門整嘉賓的方法而稱譽一時。

 

《台灣紅不讓》是九十年代台灣一個綜藝遊戲節目。

    再一次強調,玩樂能否流行,能否大受歡迎,關係到一個地區的民族性,當然文化和宗教亦會是限的因素,例如一些教義和政權保守的地方,是絕不容許其管轄下的電視機構出現玩樂

 

5.    凡人People Show

    節目設計給一般普通人(觀眾)參與,完全配合「觀眾作為英雄」原理。

    例如男女求偶、新婚夫婦蜜月、歌唱比賽、烹飪比賽、跳舞比賽之類,略備獎金獎品,讓大家有機會在電視亮相,玩一些簡單的遊戲項目。

 

 

《撻著》是亞視一個專為城中單身男女感情速配的真人節目。

 

6.    名人Celebrity Show

    與(平)凡人正好相反,邀請名人在節目中參加遊戲和比賽,甚具吸引力,是收視率的保證。

    例如《台灣紅不讓》,邀請著名歌手或電影界紅人上電視,加以整。港產的《獎門人》系列也都引入大量的演藝界名人參加遊戲,以名人出醜的惹笑場面為賣點。

    因為名人有一定高收視保證,故最適宜利用來做慈善款,玩遊戲博取善長慷慨解囊贊助。至於一些已具口碑的電視遊戲節目間中也會推出名人版,以增聲勢和收宣傳之效(例如《百萬富翁》名人版等)。又或者新推出的節目,害怕觀眾還未認識,便先以名人版探路,測試收視和反應等。

 

 

Master Chef Korea Celebrity》是美國節目《Master Chef》的韓國版。

 

電視遊戲節目的神話

    電視遊戲節目似乎反映著某種價值觀念,而文化工業界會宣揚,社會人士及觀眾也會深信不疑,令觀念成為「神話」。遊戲節目的「神話」包括:

一、  「知識神話」(Myth of Knowledge

Ø 那些巨獎難題騷,就是強調識得多,贏得多,知識可以令你晉身百萬富翁之列,所以「知識創造財富」、「知識改變命運」的老生常談,更進一步變成至理名言,令人信到十足。

二、  「財富神話」(Myth of Wealth

Ø 財富等於成功,獲巨獎者得到讚揚和支持,失獎者會被取笑。遊戲節目總會以巨獎(代表財富)做宣傳,節目開場亦由主持人大力標榜獎品和獎金如何吸引,在競賽過程中亦以「累積獎金多少」、「累積獎品多少」等物質和錢財製造緊張和高潮。

三、  「強者神話」(Myth of Survivor

Ø 弱者被淘汰,強者用盡機智和狡詐保持優勢,完全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無情鬥爭,例如The Weakest Link,顧名思義,「最後一環」就是要被殺死(跌落洞中),非常殘忍。

 

 

The Weakest Link》是一個源自英國的電視遊戲節目,世界多處地方均有製作當地版本,如香港的《一筆OUT消》,並由鄭裕玲擔任主持。

四、  「性別神話」(Myth of Sex

Ø 傳統遊戲節目的主持人都是男性,形象幽默機智,有豐富學識。女性則多數做主持人的助手,且通常美麗性感,有時表現笨拙,替節目製造喜劇式調劑,有時又成為男主持人談笑的取笑對象。屬異數者,首推The Weakest Link,採用女節目主持,她說話尖酸刻薄,態度殘酷。至於參賽者,亦反映兩性爭雄現象,傳統地說,難題的勝出者以男性居多,而在互相淘汰的過程中,男的(得話事權)會先淘汰女的,而女的在佔優勢時也會考慮先淘汰男的,有時甚至男女兩方分成集團與對方為敵。

 

思考問題

1.    電視遊戲節目作為香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港人的什麼意識形態?

 

參考資料

馬傑偉、吳俊雄、張志偉、曾仲堅 (2012)。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2000-2010 ()。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