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的聖誕節

聖誕節已成為商家促銷的好契機,隱藏在聖誕節歡樂氣氛背後的是一個碩大的聖誕經濟蛋糕。精明的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這難得的商機,個個摩拳擦掌使足了勁,在這場聖誕經濟蛋糕爭奪戰中,使出渾身解數。商家的目的就是要賺取更多的利潤,利用節日搞各種促銷,只是他們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已。

各商場都下工夫努力布置,其實是為達到聖誕的濃厚氣氛,還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在這種氣氛中,消費者就不知不覺間掏了腰包。有很多消費者要準備聖誕禮物,準備聖誕舞會的「戰衣」,消費額是平日的四至五倍,因此商家青睞聖誕節是有原因的。每年到十一二月,各大商場就會使出百般招術:折扣、贈券、通宵營業,推出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總之就是帶動商場人氣,讓更多的人購買商品。正因為每逢聖誕,商家都會推出各適其適的減價促銷,而很多消費者每年這個時候都持幣待購,所以有一部分消費者把逛商場購物看作是聖誕節最重要的節目。

 

 

本追源話聖誕

相信同學都知道聖誕節的主角是耶穌基督,尤其是就讀教會學校的學生,更會了解慶祝聖誕節的目的,就是紀念耶穌降生成人,為人受苦贖罪,讓信靠的人得永生。如果問大家,有哪些基督的信徒會於聖誕節到教堂參加彌撒或崇拜,應該很快便得到兩個答案——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其實,準確答案應該加上東正教徒。

 

起源中東植根歐陸

以上三種教派統稱為基督宗教,因為它們同出源,同樣尊耶穌基督為救主。同學可能會奇怪,為甚麼三個同源的教派會個別發展,而我們有時會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有些地方如北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發生流血衝突,他們不是應該和平共處的嗎?要解釋此問題,宜從歷史說起

既然三個派別都奉耶穌基督為神,我們便從耶穌基督降生的那一年說起。專家推算,耶穌應該出生於距今約二千零三年前,地點是現時的以色列,這個地方當時屬於羅馬帝國東方省的一部分。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的門徒仍不斷傳道,但由於受到羅馬政府逼害,教派未能在發源地發揚光大,反而傳入歐洲落地生根,之後發展至全世界。

 

羅馬分裂東正興起

不過,後來羅馬帝君士坦丁大帝信了耶穌,並以基督教為國教,可惜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以拜占庭 (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爾,前稱君士坦丁堡)為活動中心;西羅馬則以今天意大利的羅馬市為中心,教會在兩地各有主教,並開始各自為政,對信仰的看法也有少許出入,關係亦逐漸疏離。約公元十一世紀,東西方教會分裂。東方的教會屬希臘語系,即後來的東正教,於現時的希臘、東歐地區、俄羅斯等地有不少信徒。西方的教會則在拉丁語系地區發揚光大,即以羅馬為中心。

 

馬丁路德催生新教

 

至於我們現時所說的基督教,又是怎樣演化出來?十六世紀時,羅馬天主教教庭變得腐敗,例如出售贖罪,令人以為運用金錢便可以得到救贖和永生,歪曲了耶穌所傳的「靠信才得救」的原意。當時一位德國籍修士馬丁路德就提出宗教改革,而他的主張危及當時羅馬教會中的既得利益者,於是萌生處死改革者的念頭,逼使馬丁路德等人離開教會。後來,從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改革衍生出新的教派稱為基督新教(或稱更正教抗羅教),也就是現今的基督教。

 

子夜彌撒正日崇拜通宵祈禱 各師各法慶聖誕

儘管三個教派在信仰上有不同主張,但同樣會慶祝聖誕節,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在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降生,東正教則在一月七日開始連續慶祝兩周,視為聖誕節的節期。

天主教徒會望子夜彌撒,神職人員會穿上聖服執行一系列嚴肅的禮儀。基督教通常會在聖誕節當天舉行崇拜,內容包括唱聖詩、演聖劇和聽道理,除了聖公會較重視禮儀、在儀式上近似天主教外,一般基督教教會沒有一個既定儀式。

至於東正教,同學應該比較陌生。由於俄羅斯人多信奉東正教,而該國採用的尤里安曆法比公晚十三天,曆法不同令東正教的聖誕節日子有別於天主教和基督教。

在慶祝儀式方面,東正教比較重儀式。以俄羅斯東正教為例,聖誕當晚,教堂的司祭和信徒要在教堂通宵祈禱,還要舉十字架和聖誕燈環繞教堂遊行;而聖誕節期的頭幾天,孩子們會逐家逐戶賀節。人人手中拿一顆自製星星,象徵耶穌降生時伯利恒上空的那顆星,並向別人說出一些讚美耶穌的祝禱詞,作為祝福。

 

此部份內容節錄自〈聖誕節講耶穌 天主基督東正教同源異流〉,《星島日報》,20031216。原文的資料由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葉敬德博士提供。

 

撥亂反正過聖誕

「罷買聖誕日」(Buy Nothing Christmas

原先由加拿大發起,後來得到很大迴響,原因是聖誕節已由一個宗教節日轉變成為商店的傾銷活動。「罷買聖誕日」的目的,就是要信眾放棄以物質慶祝此節日,應該重新反思此節日的意義。再者,他們認為強迫性消費,貶低了送禮物的意義,而受惠者就只是貪婪的商家。

 

捷克 反聖誕老人聖嬰耶穌代勞派禮物

捷克著名的廣告協會「創意作家俱樂部」,正展開掃蕩美式聖誕老人大行動,其網站Anti-Santa.cz(反聖誕老人)標榜聖母瑪利亞餵哺聖嬰耶穌的形象綴點節日氣氛,代替充斥周圍的聖誕老人。

活動贊助人、創意總監哈爾瓦特說: 「這一身紅衣的胖傢伙,霸佔了我們的電視廣告,我們受不了啦!」他埋怨聖誕老人燈箱如春天處處可見的水仙花,充斥整個布拉格舊城區。他說: 「我們有用聖嬰耶穌派送禮物,我們有自己慶祝聖誕的方法。這美國的聖誕老人只是混淆我們的子女。」

 

教會拯救「聖誕快樂」

平安夜,本來是基督徒慶祝耶穌降生的大喜日子,但這個節日近年已愈來愈商業化,今聖誕卻有不少聲音要求回歸到最基本原貌。羅馬教廷呼籲教徒莫讓聖誕節淪為消費和購物主義。

教宗本篤十六去年十二月兩度在佈道會上,直斥物慾令聖誕節失去原意,他說:「喜悅才是聖誕節的真正禮物,貴重禮物只是浪費金錢和時間。一絲善意、一點幫助和諒解,就可帶來喜悅。」

 

文化多元與聖誕

 

美國人近十多年來講求「政治正確」,不能違反宗教自由,政府不能對具宗教色彩的節日作什麼活動,避免被批評歧視非基督徒。結果他們什麼都不做,連賀卡也把「M e r r y X ' m a s (聖誕快樂) 改為「H a p p y H o l i d a y (假日快樂) 呢。

 

 

 

想一想:

 

1.       你認為右面的圖畫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2.       你會怎樣過今年的聖誕節呢?

 

有關資料:

報紙雜誌:

1.     聖誕精神何處尋?〉,《文匯報》,20051223

2.     〈聖誕的迷思〉,《蘋果日報》,20051225

3.     〈聖誕成中國第二大節日 僅次農曆新年商界伺機搵銀〉,《太陽報》,20051226

4.     〈教會拯救「聖誕快樂」〉,《蘋果日報》,20051224

5.     〈北歐諸國爭稱是其故鄉聖誕老人其實誕生在紐約〉,《大公報》,20051225

以上報導已存放於:S:\Activities\世界之窗\1214聖誕節。